在臺灣,神農真菌生技有限公司董事長葉宗銘被人們稱為“牛樟大王”。近年來,葉宗銘為促進兩岸牛樟芝産業發展而奔走。在日前舉行的一場兩岸中草藥行業論壇上,記者走近這位“牛樟大王”,聽他講述自己的閩臺故事。
牛樟芝又名牛樟菇,是一種臺灣特産的傳統食藥用真菌,生長區域為海拔450米至2000米山林間,且僅生長于牛樟樹榦腐朽的中空內部或倒伏樹榦的潮濕表面。在臺灣民間,牛樟芝被視為“藥王”,用於治療肝病、腫瘤和解毒等方面。“牛樟芝數量少,生長慢,有臺灣‘森林紅寶石’之稱。”葉宗銘説。
目前,葉宗銘的神農真菌生技公司在臺南設有全臺最大的牛樟木倉庫,在桃園建有亞洲最大的牛樟芝菌種栽培中心,臺灣牛樟芝行業四分之一以上的原材料都由他們提供。“公司年産量不到2噸,我們將原生牛樟芝菌種植入牛樟椴木木心,並用套袋栽培法加快牛樟芝的生長速度,使其生長不受季節變化的影響。”葉宗銘介紹,公司主要生産牛樟芝保健品、化粧品和日常食品等三大類産品。
“每年臺灣牛樟芝的産值就達30億元新台幣。大陸市場龐大,未來商機主要在大陸,兩岸在牛樟芝成分研究、規範制定、食品安全、産業發展等方面有很大合作空間。”葉宗銘説,大陸已將臺灣牛樟芝列入中草藥進口名錄,希望兩岸以此為契機攜手做大牛樟芝産業。
2015年6月,葉宗銘的神農真菌生技有限公司與福建農林大學國家菌草工程技術研究中心簽署了合作意向書,雙方致力於把臺灣的牛樟芝種植技術引進大陸,共同開拓兩岸食用菌新産業,同時計劃將福建先進的菌草技術推廣到臺灣。
“我和老大哥林佔熺教授有個共同心願,就是把菌草菌菇技術發揚光大。”葉宗銘口中的“老大哥”,是有著“菌草之父”之稱的福建農林大學國家菌草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常務副主任、首席科學家林佔熺,他是“以草代木”栽培食藥用菌技術的發明人,在青海、寧夏等地有數十萬畝用於荒漠化治理的試驗地。這幾年,葉宗銘跟著林佔熺走南闖北,親眼見證了“以草代木”在栽培食用菌及治沙固土領域的良好效果,因此他對引進這一技術信心滿滿。
2017年6月,神農真菌公司掛牌成為“福建農林大學國家菌草工程技術研究中心示範推廣基地”。“我希望通過在臺灣建立菌草栽培食藥用菌及菌草産業示範基地,推動島內菌草特色産業的發展,進一步壯大牛樟芝深加工企業。”在葉宗銘的計劃表裏,下一步是借助林佔熺的“以草代木”技術,爭取實現“菌草上長出牛樟芝”的夢想。
除了從福建引入菌草技術外,葉宗銘還致力於向大陸推廣臺灣牛樟芝産品。他認為,兩岸在完善牛樟芝食品安全規範等方面,可以進一步加強協作,而臺灣在這方面累積了不少實驗、臨床數據,可以資源共用。